找到相关内容3178篇,用时5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往生七要--龙多活佛传讲

    业。结果是自食其苦,去不了的。 四、顶戴阿弥陀佛 经常观想阿弥陀佛与上师,住于头顶,诚心祈求其加持自己往生。 五、持佛号 阿弥陀佛大悲加持遍虚空界。我们以信心念佛,就同他沟通了,阿弥陀佛加持力作用...十方三世一切诸佛。 皈依往生法为主的十方三世一切诸法。 皈依观世音、大势至为主的一切大乘僧众。 二、出离心 当知三界安、犹如火宅,并时刻牢记自己必死,死时、死处、死因皆不定,到死之时,什么亲人、财产、名誉、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264678879.html
  • 药师经旁解序——何子培

    知琉璃乐国;同一法界,清净庄严,。若各随其愿力因缘而往生焉,皆不退转也。本经自云:“然彼国土,亦如西方极乐世界,等差别。”又云:“至心念诵,命终之后,生彼世界,得不退转,乃至菩提。”是世尊于琉璃乐国,同示赞叹,同劝往生,意岐异。修净业者,慎勿轻为抑扬,致干罪咎也。   本经前后凡五译,而以奘译本为最通行。以前虽有疏注数家,然或繁芜而难寻端绪,或简略而不适初机。今夏,本局经理沈彬翰居士...

    何子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351280580.html
  • 罗睺罗般若赞略释

    一味。以智慧之行境唯是法界也;法界之自性唯是智慧也。宝性论云:“无为法体任运成,不依他缘而证知, 具有圆满智悲力,具足二利唯佛陀。”   顶礼三世诸佛母   释:如云:“究竟法身上师本面谒。”...  罗睺罗般若赞略释   可言思般若度,不生不灭虚空体,   各别自证智行境,顶礼三世诸佛母。   顶礼三世诸佛之母!   可言思般若度   释:自性本具之自然智慧对本体如虚空之无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5383885113.html
  • 提倡“人间佛教”圆修世出世法

    行人要想生品高增,也要有善根、福德、因缘,故知佛法的世出世法圆融无碍,学佛者也不应妄生分别了。 ...

    佚名

    |人间佛教|佛教观点|圆修|慈悲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154992428.html
  • 正法久住梵幢缘起

    殊人异,一味佛法,师传异,护法僧俗,数次结集,写于贝叶,三藏圣典得记于文字,圣言妙法得住于世间。   因缘不具,福睹见圣会,宿植善本,有缘听闻佛法。伊存授经,明帝金梦,书载汉传之开始:白马驮经,...随机设教,诸宗立旨,咸明世尊本怀。圆顿教法,重重境,指归净土,严净毗尼,即心是佛,空有中道,诸法唯心,即身是佛,方便多门,归元二,宗义表法虽殊,宗旨指归。信解行证,祖师身体力行:因果报应,世人...

    慧明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280394964.html
  • 高僧的眼泪

    也可以说是“说空不空”,无我是空,慈悲是不空。虽知无我而不断慈悲,故空而不空;虽行慈悲而不执有我,故不空而空。当一个人不解空义的时候,人不能如实知道一切众生和已身,则慈悲是有漏的,不是真慈悲。这是为什么高僧弟子先进入空性,才谈众生的慈悲。   进入空性才有真慈悲,在《严华经》对象里说:“菩萨摩诃萨入一切法平等性故,不于众生而起一念非亲友想,设有众生,于菩萨所,起怨害心。菩萨亦以慈眼视...

    林清玄

    |美文|慈悲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8/22461727900.html
  • 帷薄宜修

    》:“古者大臣……坐污秽男女者,不谓污秽,曰‘帷薄不修’。”   唐·刘知几 《史通·杂说下》:“如宋孝王、王邵之徒,其所记也,喜论人帷薄不修,言貌鄙事,訐以为直,吾取焉。”   清·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念秧》:“如欲质之公庭耶?帷薄不修,适以取辱。”亦作“帷箔不修”。   宋·王禹偁 《补李揆谏改葬杨妃疏》:“娣妹窃夫人之号,昆仲尸列土之封,内乃帷箔不修,衽席,遂使帝心荡於...

    佚名

    |邪淫|情爱|家庭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4/09433937896.html
  • 浅谈“菩提心”(下)

    因此心性本具清明,而能实际体验这些事物的是意识,这也是心性的一种特质。所以心性事实上与空性、清明和意识。但因清明与意识本身无形、无色、无相等等,所以它们并不会超越心的根本空性之外。  既然心性...。  虽然每个众生的心性皆是空,但每个人却执著此空性之心为一个我,一个自我。同时,由于与空性之心的反射,我们体验到一些令人困惑的外貌,譬如,既是人类,我们便会尝到人类生活所特有的困惑表象或幻觉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81445184.html
  • 止观相即

    要从“实相”、“法性”入手。灌顶(561~632)在《摩诃止观》的序言里说:   纯一实相,实相外更法。法性寂然名止,寂而常照名观。虽言初后,,是名圆顿止观【《摩诃止观》卷一上,《...这种相即称为“圆融相即”,属于一种“同体相即”,事物在空间上彼此渗透,泯灭各种对立的相待法,形成完全没有质碍的、绝对统一的分别状态。在第二种情况里,个人如果把自身理解为宇宙全体,其他的生命个体亦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41953403.html
  • 谈放下

    身结跏趺坐,除去萎花便得显现。二《大方等如来藏经》)意云除去萎花,即见如来,并花显如来。修行者,祗需放下,并无一法可得。放下迷即成觉,并觉可得:放下妄心即现真心,真心可得:放下烦恼即显菩提,菩提可得:放下差别即呈平等,平等可得:放下污垢即见清净,清净可得;放下生死即入涅槃,涅槃可得。最后连“放下”之念亦放下,才达到彻底放下。到此境界,则心归本性,清静空寂,光洁如镜,物来...

    吕沛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43765868.html